我也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不知道能不能帮助同样是想逆袭的众多学子们,在这里我用了“逆袭”,因为考研对于我个人来说是一场几乎不可能胜利的战役,而相较于考研前后的我所获得的机会与资源而言,这的确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逆袭。
我本科就读于一所双非的工科院校,而我学的专业又是我的母校的非主流专业--会计。老实说,我在大学期间从未获得过任何奖学金,而gpa也一直在后50%徘徊。回忆起来我之所以在大学期间没有像周围的学霸们那么努力的刷gpa,那么努力的学习的原因是因为我从内心里从未对我的现状满意过,而却不知道如何去改变。我是16岁考上大学的,而当时高中的我完全没有明白考一个好大学,会对我的人生有什么样的改变,一直就这么混混沌沌的度过了高中的三年,在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天我突然发现,我不甘心就这么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但当时我的爸爸妈妈不允许我复读,他们听了太多的复读一年不如一年的故事,而我也没有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就这么懵懵懂懂地来到了离家千里外的北方,上了一所从未听说过的大学,读了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会计,可是在大学的这段日子里,我从未认为自己真正属于这里,我总是在社交网络看着我过去的朋友,同学分享自己在上交、复旦、清华的名校里的生活,好奇他们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羡慕他们能和诺奖得主们的近距离接触,能去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这样的世界名校交流,而我却在一所不知名的二本里每天除了睡觉,打游戏,就是去上那些考前老师会划重点,突击两天就能及格的课程,我感到自惭形秽,我嫉妒他们所拥有的机会,我觉得自己和他们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我既感到愤怒,却又无能为力,而为了逃避现实,我每天逃课,独自一人去网吧通宵,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这样我才能忘却心中的阴郁(幸运的是,我从没有挂过科)。
就这么到了大三,有一天当我看到学校别的学院张贴的考研光荣榜,我发现有很多学长考上了211、985、甚至c9这样的高校的研究生。我突然明白了我该做什么,我要考研究生,我要拿到本该属于我的东西!我选择了自己的目标--一所华五高校的金融学研究生,说来可笑,我们专业一共100号人,考研的居然只有20人,而这二十人里只有我一个是男生。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我进入了考研状态,我需要看自己从未学过的高数,自己一直都学不好的英语,还要看四五本的金融专业的专业课书,在这之前连微积分都不会算的我硬生生的把市面上主流的复习书全做了个遍,到了后面甚至开始刷吉米多维奇的练习册,英语六级都没有考过的我,硬是把大纲单词从头背到尾,把历年真题刷了不下10遍,把基础训练 与提高冲刺的三百篇阅读理解刷了8遍。
但是像我一样从二本考到名校的同学肯定知道,困难不仅来自于学习,还有环境的阻力,在一个充斥着以努力为耻,自甘堕落的环境里,想要努力爬出去,会有很多人跳出来打击你,嘲讽你,想要把你拉下水,和他们一样堕落下去。我的宿舍当时一共是六个人,除我以外,没有一个人考研,我的舍友们,每日每夜的打着lol,当他们知道我要报考的院校时,他们的表情就像看到了一个疯子!也许当时在他们看来我就像一个痴人说梦的傻子。更有甚者会挑明了给我说,“你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样子,想多了吧你”,除了同学们这样老师也会这样,我记得有一回上专业课,我拿着高数书在刷题,被老师发现了,她拿着我的书说:“哟,考研啊,考哪呢”,我如实说了,她当着众人面,呵呵笑道:“你也不看看你自己的水平,就你着成绩还考x大,咱们学院十年以来都没有人考上过,你啊,不行。”当然这还没完,记得六月的那天中午,我独自一人在没有空调的自习室里复习的时候,我爸给我打了电话,劝我别把目标定那么高,要考虑实际情况。挂了电话后,我独自一人躲在图书馆的角落里嚎啕大哭。
回想起来那段日子真是我最痛苦、最无助的经历了,没有任何人理解,没有任何人支持,所有人都等着看我的洋相。好在我并没有放弃,我憋着一口气,一心想要证明自己,明天早上7点我准时起床,10分钟洗漱完,穿上衣服背上书包,去食堂买两个包子就奔到图书馆门口排队,每天中午累了就在自习室的桌子上眯一会,晚上闭馆以后又到教室自习到关门,回宿舍后拿着充电小台灯坐在宿舍阳台学习。从6月到第二年一月,我没有一天用来休息,没有碰过电脑(电脑在五月坏了就没修),没有玩过手机(把iphone卖了,换成了老人机)。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我一定要考上,每天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不停的刷题。最后成绩出来了,我考了432,专业第二名,排在我后面的有上交的学生、同济的学生、南大学生,而后复试后,我排到了第3名,顺利录取。
其实如果要我给题主提什么意见,我只想说,做你想做的,不论别人怎么说,你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