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
朋友圈
QQ
微博
取消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海文考研简章目录正文

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17年招生简章

2020-03-11 09:35 1608 来源:海文考研

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17年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具有扎实医学检验基本技能,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终身学习和创新性思维能力、适应性强、能胜任医学检验服务、研发和技术支持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通过4大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医学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的学习、3种技能(临床检验技能、检验相关技术支持和服务技能、医学检验技术和产品研发技能)的训练、融合2类教育目标(校内学习与社会行业需求融合、专业素质教育与综合素质拓展融合)、培养服务医学检验全产业链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1. 热爱祖国,忠于人民,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愿为祖国卫生事业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2.以病人为中心,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3.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树立依法行医的观念;4.树立职业活动中的医学伦理观,尊重病人的隐私和人格;5.尊重病人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6.尊重实验结果,重视检验质量,拥有严谨求实的职业道德;7.树立为临床服务的观念,有团队协作精神;8.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9.具有科学态度、批判性思维能力;10.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人格;11.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习惯独立思考;12.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二)知识目标

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化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临床实践;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3.掌握与医学检验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4.掌握常用医学检验仪器的基本结构和性能;5.掌握医学检验及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6.掌握临床形态学检验、临床机能学检验的基本理论;7.掌握临床主要检验项目相关的基本原理;8.熟悉国家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与生物安全有关政策和法规;9.了解医学检验前沿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态;10.了解医学检验行业发展趋势与人才要求。

(三)技能目标

1.具有医学相关数理统计应用、计算机应用和英语运用能力;2.具有医学检验相关形态学辨认和基本诊断能力;3.具有医学检验相关机能学检验的基本技能和分析能力;4.具有与临床医师和病人沟通的意识和基本技能;5.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6.具有初步的临床思维能力、科研思维和设计能力。

三、学制和时间分配

学制四年,按204周安排:教学106周, 军事训练2周,社会实践4周,专业见习2周,检验专业实习37周,完成毕业论文8周,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2周,假期29周,机动3周。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化学、生物学、医学。

(二)主要课程包括:

1. 专业基础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生物分析化学、医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基础、细胞生物与遗传学、临床检验仪器学。
    2. 医学基础课程: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总论、免疫学基础。

3.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分为模块一、模块二和模块三,共三个备选项。

模块一侧重临床检验:临床实验室管理、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分子诊断学、临床免疫检验技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输血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检验与临床等。

模块二侧重技术研发: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分子诊断技术、临床免疫检验技术、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临床血液检验技术、临床输血检验技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基因工程与抗体工程等。

模块三侧重市场服务: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分子诊断技术、临床免疫检验技术、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临床血液检验技术、临床输血检验技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即时即地检验技术、组学技术与生物信息学等。

五、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与授课时数

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共206学分,包含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教学三部分。

1.必修课程

必修课是指必须学习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含自然科学、思想政治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2.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指为加深加宽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满足学生个人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而设置的课程,分为公共选修课、限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程每人选修不低于10学分,限定选修课每人选修不低于8学分。

3.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含军事训练2周,2学分;检验专业见习2周,2学分;检验专业实习37周,37学分;毕业论文8周,2学分;专业拓展1学分。

(二)课程设置说明

1.公共基础课: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程序应用基础等课程。

其中(对部分课程的特别说明):

(1)思想政治理论课共5门,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及开设学期如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48(48/0)学时,第1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学分,48(48/0)学时,第2学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学分,32(32/0)学时,第3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学分,96(96/0)学时,第5学期

形势与政策,2学分,32学时,第4学期16(12/4)学时,第5学期16(12/4)学时

(2)外语教学,含公共英语12学分,192(192/0)学时,专业英语40学时。公共英语分4个学期开设,采取分级教学。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部分采用双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实际运用能力。

(3)体育课4学分,140(0/140)学时,第一学年为健康体质促进课程,第二学年采取自主选项学习,每学年计一次成绩。

(4)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5学分,40(40/0)学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1学期1.5学分,24(24/0)学时;第6学期1学分,16(16/0)学时。

2.专业基础课,包含医学检验导论、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生物分析化学、生物分析化学实验、医用有机化学、医用有机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基础、生物化学基础实验、细胞生物与遗传学、细胞生物与遗传学实验、临床检验仪器学、临床检验仪器学实验、临床医学概论等课程。

3.医学基础课,包含医学检验高等数学、医学检验统计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总论、免疫学基础等课程。

4.专业核心课:

模块一侧重临床检验:临床实验室管理、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分子诊断学、临床免疫检验技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输血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检验与临床等。

模块二侧重技术研发: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分子诊断技术、临床免疫检验技术、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临床血液检验技术、临床输血检验技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基因工程与抗体工程等。

模块三侧重市场服务: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分子诊断技术、临床免疫检验技术、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临床血液检验技术、临床输血检验技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即时即地检验技术、组学技术与生物信息学等。

其中,各课程针对不同的培养方向,其设置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有所差异。

(三)实习安排

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习共37周。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一学生主要在临床检验科、血站、第三方检验机构等实习。其中临床检验(含门诊)6周,输血科或血库4周,临床生化检验4周,分子诊断5周,临床免疫学检验6周,临床微生物检验8周,临床血液学检验4周。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二学生主要在检验科、科学研究实验室、体外诊断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技术研发的部门等实习。首先在检验科实习20周,包括临床检验(含门诊)4周,输血科或血库2周,临床生化检验2周,分子诊断3周,临床免疫学检验2周,临床微生物检验4周,临床血液学检验3周。后17周进入科研机构或导师课题组实习。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三学生主要在生物技术公司、体外诊断试剂公司等实习,按照公司的实际情况安排在市场部、生产部和技术支持部等部门实习。

2.毕业论文的设计、实施、写作及答辩共8周,安排在各实习单位及相关实验室完成。

3.实习安排原则:所有本专业学生的实习在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学院实习基地进行。

(四)其它专题教育

1.入学教育

(1)组织学生学习校风、校规、校纪和学籍管理条例,加强学生的规范化管理;

(2)邀请专业老师和高年级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和经验,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教学形式和学习方法;

2.国防教育及体育教育

国防教育(军训)2周,集中在新生入校后进行,其中包括36学时军事理论课。

体育教育:1-2学年按照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组织教学,3-4学年各安排6学时进行体育达标测试。

3.毕业教育

通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就业咨询;使毕业生尽快在思想上、心理上、行动上作好准备,在就业过程中找准目标,摆正位置,为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和继续教育打好基础。

4.创新创业教育

第1学期开设医学检验导论,1学分,16(16/0)学时;

专业拓展:1学分,贯穿整个1,2,3年级,通过参加各种活动达到教育目的:

举办各种讲座,邀请生物技术公司、医院检验科、第三方检验机构等介绍行业相关情况,使学生了解行业特点、行业动态、稳定专业思想、发掘学生自身特点与兴趣、明确自身发展方向。

企业/成立“泛鹰计划”创新小组,让学生参加教师创新课题研究,激发创新创业灵感,以检验学科的科学研究项目为抓手,串联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传帮带,积极引导本科生;校企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创新活动,引导学生加入技术方法、仪器研发、试剂研发的应用研究团队、校企合作研究团队,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和趋势,积极投身创业实践;聘任IVD优秀人才、创业成功校友为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活动。

5.素质教育

通过举办各种演讲比赛、辩论赛、读书会、分享会、志愿者服务、模拟招聘等各类活动,强化语言学习、培养严谨、科学的辩证思维,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及合作能力等。

六、学分要求、毕业及学位授予

1.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学分:

要求共206学分,其中必修课程144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共44学分(含军事训练2周,2学分;检验专业见习2周,2学分;检验专业实习37周,37学分;毕业论文8周,2学分;专业拓展1学分),选修课18学分(含限定选修课8学分,公共选修课10学分)。

2.本专业学生修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分,通过毕业综合考试和毕业论文答辩,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

3.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和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定,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理学学士学位证书。

上一篇:河北工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金融学综合 下一篇:河北工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微观经济学
关键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费获取考研大礼包

称呼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邮箱
学历
微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