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网上查到自己的成绩,一切都几乎完美的不真实,自己从来不算个优秀的学生,本科没拿过一次奖学金,还挂过几门科目,旷的课比上的课多,在被窝里的时间比在书桌前多,这样的我,曾经没有一点自信,觉得考研,公费……诸如此类的字眼都是遥不可及的事情。然而,半年的生活改变了这一切,考研不单单只是改变了我今后的人生轨迹,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对自己的看法,它让我第一次以一种负责的态度来面对生活面对自己,让我知道其实我可以做到些什么,我想这就是这半年的生活给予我最大的奖励。
在这半年来,万学海文考研一直是我最亲密的战友,我每天都要见见它,从每一期的金卡服务报告那里吸取宝贵的经验,在最想放弃的时候有万学海文的老师给自己鼓励打气,还有冲刺阶段的那些无私奉献的第一手信息以及老师们在考前两三天的深夜还在博客上给学生解答疑惑……我真的很感谢很感谢它,所以写下这篇文章,写给正在彷徨或犹豫的你,现在的你就象去年今日的我。
一、关于报考
关于报考只有一个原则: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先不要考虑报考学校的难度,竞争的激烈等等,没有谁能百分百地肯定自己能上哪个学校,考到最后,就会发现,北大和X大(自己最有把握的地方性大学)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都得一样地投入,一样地付出,一样地辛苦。所以,若没有热情和兴趣,是很难坚持走下去的。有一个梦想已久的地方,为了奔向它而努力,于是,再辛苦的日子都会泛出甜蜜。
二、关于导师“找还是不找,这是个问题”
关于找不找导师的问题,网上一千种答案。请大家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一般来说,初试的时候,不用找。如果没有很硬的关系,找也没用。跨学校跨地区的,找也找不到。当然,如果你是本校学生,跟导师关系不错,或者你能有些小门道,你最好找找。但是请大家放心,这些都是极少数,大部分学校基本上还是公正优先的。而且越是名校透明度越高,如果你什么门路也没有,千万也别慌张,好好做好该做的事情就行。
三、关于英语
本人英语最烂,四级也考了三次才过,半年来好死赖活地搞英语,好歹混了个及格,虽不满意,但对于自己而言,进步也不小。所以这一段是写给那些英语很差的师弟师妹们的。
都说英语是考研最大的一条拦路虎,每年都有很多上380但英语不过线而被刷的烈士,实在可惜。其实半年的努力让英语差的你混上国家线也不是很难。
首先一个好消息是取消了听力,这是全国每年平均得分最低的一个部分,然后你要清楚,得阅读者得天下,一定要把这个当做最大头。关于英语复习,最重要的推荐是历年真题。这是无数考研先驱们总结出来英语复习精华。以本为本,反复做,特别是阅读部分,要做到没有一个词是生词,没有一个句子的语法成分是含糊的,看到一个题目,就要知道它出自于文章的那个部分。做到这些,才叫精读。在考试前起码把真题阅读做到6遍以上,由于每年的出题原则都是有一定连贯性的,一样在考试中,你对出题人的思路,模式都会有很熟悉的感觉,得心应手,即便是猜,概率也会大许多。
关于英语,还要推荐的就是万学海文吴老师的课,他讲得很幽默,深入浅出,听他的课反正不会打瞌睡,可以培养你对英语的兴趣和信心,确实不错。关于单词,求深不求多。冲刺阶段做少量模拟题,要严守时限,主要是感觉一下气氛,把握一下自己的速度,看看自己该怎么分配时间,每年都有人因为时间不够做不完考题的。因此要自己协调,哪些部分必须做细些哪些地方可以做快些,总之,根据分数分布和自己的情况合理地分配时间,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四、关于政治
政治考试是一个最奇怪的部分,准备两个月甚至两周的人经常会超过准备了半年的人,有人说运气很重要,其实不然,政治其实是最高产的,只要你花了一些工夫,而且方法对头的话,70分是很容易拿下的。
关于政治,从9月份大纲下来了开始准备就行。不推荐那些大本的书,看着累人又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书的绝大部分都不会考到。买一本教育司出的,这是最权威的参考书,薄薄的一本,几天就可以翻一遍,如果你有工夫的话把它背下来,基本上你就不需要别的参考书了。当然,如果你是理科生,自己感觉政治基础很差,觉得这样薄薄的参考书没什么安全感的话,那建议你报个辅导班,会赠送讲义,我认为政治报个强化和冲刺班是很有必要的。有专门的老师为你整理一些资料,也节省了你不少时间,而且老师的讲授相信对你还是很有作用的。比如万学海文的张老师就是我认为讲得比较好的老师,并且少有见象他这样认真负责的老师,相信你听过他的课一定让你受益非浅。越接近考试的时候,乱七八糟的东西就越多,你要做的只是,按照自己的进度好好复习,那些模拟题绝密题押题猜题看看就好,主观题目主要是看标准答案如何组织,有些什么样的答题模式,拿来背就实在没有必要了。关于习题集,重在做选择题,辨析题看看,问答题可看可不看(都用不着背)。
五、关于专业
大家专业不同,这一块也没什么好说,如果你也是文科,就一定记得把学校指定的参考书看个烂熟,一般来说专业考试不会很难,基本上不会超过参考书的部分。专业课考得太好和考得太差一样的难,除了极个别的以外,大家都不会相差很多,所以虽然专业课分最重,可实际拉分的还是公共课,大家一定要处理好这个关系。
六、关于计划
考研是一个跨年度的大工程,没有计划是不行的。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合适的计划,一旦拟定,就要按计划行事,别老给自己找借口,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复习方法和时间分配。
一般来说,从暑假开始,为三个阶段比较合适。
7——9月是全面打底阶段,在这个阶段你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等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下来后,确定好你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一旦确定,就不要再动摇,然后以英语为重头。首先单词要全部解决,否则无法继续下面的复习,然后每天保持一到两篇的真题。阅读(这个量并不会少,重要的是钻深砖透)政治和专业课在这个阶段都以看为主,不要求记,只要你有个全面的印象和大概的框架。
10月——12月就是最重要的强化期,这个阶段是进步最快的时候,气候也最适合学习。这个阶段要以专业课为主,熟读~识记,基本上吃透了你手头的参考书,政治在这个阶段要开始做题,看一章节的书做一章节的题,做错题目再回头去找去看,这样子看书,底子就能扎得很塌实,英语仍是不能丢弃的,每天保持大约4时的学习时间。仍然是每天都要记一点单词,看一两篇阅读,(记住,单词和阅读必须贯穿复习的始终,可以每天只分配少量的时间,但不可偏废一天),同时每个月分重点攻破一个部分。比如10月份重点做完形,11月分重点做翻译,12月份重点做作文,这些都依个人情况而定,没有定数。
1月份是最后的冲刺期,不用说这个时期的重头就是政治。一个字:背。没有办法,只有背,背考试分析也行,背核心考案也行,不背些句子在肚里是没法做论述题的。专业课基本上不会再有什么突破了,但书还是要看的,保持水准就行。英语方面,单词是不用再背了,做做模拟题,背一些作文模式,集中练练新题型,作文是很容易突击的。
总而言之,我只能提供一个大概的模式,还得大家自己具体量化,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要规划好自己必须完成的任务。这样一点点得积累和前进,突然某一天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质变。
七、关于作息
本人非常反对疲劳战。每天保持清醒的头脑,高效的学习,乐观的心态,比你夜夜通宵管用的多。其实每天能保持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已经非常足够了,当然前提是每个小时你都在全神贯注地学习。
我在考研期间,每天都睡到自然醒,但是每个人兴奋点不一样,我就是夜猫子型,晚上看书会看得进去一些。总之,你觉得什么时间你最兴奋最看得进书你就好好把握住那个时段,一分一秒都不要浪费,反之,如果某个时间,你怎么也看不进书,那就不要强迫自己了,开开心心地去放松一下,一张一弛,方为文武之道。
写在最后:啰嗦了一大堆,我想多少会对大家有点用处吧,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都不会相信的潜力,选择考研也就选择了对自己的寻宝。我快乐吗?我喜欢自己吗?我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这些问题,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问自己,不要被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所约束,不要自己困住自己,大胆些超越自己,如果从不尝试,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其实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