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
朋友圈
QQ
微博
取消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海文考研院校动态正文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袁晶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论文,揭示疟原虫配子发生起始信号的调控机制。

2020-04-12 11:51 1524 来源:海文考研

袁晶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论文,揭示疟原虫配子发生起始信号的调控机制 

     49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袁晶教授题为An intracellular membrane protein GEP1 regulates xanthurenic acid induced gametogenesis of malaria parasites的研究论文。该工作揭示了疟原虫通过媒介按蚊传播过程中的第一步-配子发生中环磷酸鸟苷cGMP信号的激活机制。

      疟原虫每年导致数亿人口感染疟疾和超过45万人死亡。疟原虫必须通过雌性按蚊才能在哺乳动物间传播。疟疾病人被按蚊叮咬吸血后,疟原虫进入按蚊消化道,启动配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分别激活成有受精能力的雌配子和雄配子,这是疟原虫按蚊传播的第一步。从1998年发现按蚊代谢物-黄尿酸(XA)是配子发生的激活信号,到后来揭示XA激活配子体细胞内cGMP-PKG-Ca2+信号通路。迄今为止,疟原虫如何感受XA和激活cGMP信号依然未知。


.GEP1/GCα控制疟原虫配子发生中cGMP信号示意图

     课题组建立了疟原虫CRISPR/Cas9方法(mBio20142017Molecular & Biochemical Parasitology, 20172018a2018b)。之前工作中,课题组揭示了疟原虫按蚊传播中动合子运动的cGMP信号的调控机制(Current Biology2018)。在本研究中,通过开展配子体膜蛋白编码基因的基因敲除和表型筛选,发现了一个多跨膜蛋白GEP1GEP1敲除疟原虫可以形成正常雌雄配子体,但是配子激活完全阻断,不能产生雌雄配子,进而失去按蚊感染和传播能力。机制上,GEP1位于cGMP信号上游,结合cGMP合成酶GCα进而维持GCα的基本催化活力。XA刺激能够促进GEP1/GCα互作,迅速增加cGMP的产生,从而起始cGMP/PKG信号依赖的配子发生。

      该工作由博士毕业生姜远远(第一作者)和韦俊(共同第一作者),课题组多位研究生参与,袁晶教授为通讯作者,厦门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大学校长基金和学部学科发展项目的资助。

论文PDF全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5479-3#Sec39

(生命科学学院)  

上一篇:法学院党委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 下一篇: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成绩复查结果
关键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费获取考研大礼包

称呼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邮箱
学历
微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