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
朋友圈
QQ
微博
取消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海文考研院校动态正文

影视与传媒学院2021届现代广告艺术/广告与媒介方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公示

2021-05-10 11:24 1896 来源:海文考研


前言



为进一步加强影视与传媒学院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诚信,有效实施对研究生毕业创作的质量监控。经研究,影视与传媒学院决定开展2021届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作品公示。以下公示作品为影视与传媒学院2021届现代广告艺术、广告与媒介方向10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毕业作品,公示期5天(2021年4月21日—4月25日)。公示期间,如对所公示的作品有异议,请提供举报线索或举证材料。举报邮箱:215308521@qq.com,举报电话:0771-5326921 联系人:何晓双慧 倪尚。





作品名称:《真相》

作者姓名:田雨洋

指导老师:汤晓山 教授

作品简介:世界资源研究在对海洋生态环境系统调查分析中指出,由于近年来人类在海洋活动的频繁,各种营养物质在海水中副集,使得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盐的含量过高,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导致全球有近51%的海域受到富营养化的风险,其中有34%的沿海海域达到了高度恶化的程度,和17%的地区正面对中等退化的危险。笔者创造出《真相》系列广告。整体微观空间上采用先拍后构的方法,针对眼部细节的刻画,配合血丝的溢出、吃惊的神态和放大的瞳孔,结合情景同构,寓意看到海洋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的场景。在干涸的海岸元素与眼球的组合中,由情景联想引发情感共鸣。同时配合“真相就在眼前”的指代修辞文案,和统一形象化的视觉样式,刺激受众的感官并激起内心反思。


《真相》系列广告




《塑料的暴行》系列广告



作品名称:《广西民族博物馆视觉形象设计》

作者姓名:周蕊

指导教师:周景秋 副教授

作品简介:本次毕业设计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设计对象,解析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传统文化,从博物馆外形及藏品出发,通过“博物馆+”的方式进行博物馆视觉形象设计,从传承民族文化的角度彰显广西民族博物馆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选择适合博物馆视觉形象的传播形式,如海报设计、H5互动广告设计、表情包设计等形式,让民族文化很好的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宣传广西民族博物馆做出贡献。


海报设计




《穿越时空的鼓声》H5互动广告部分页面展示




IP吉祥物及表情包设计



作品名称:《“豫”见文化》

作者:田增辉

指导老师:周景秋 副教授

作品简介:本次创作实践的主题为文化振兴类公益广告,利用图形创意的表现手法丰富当下农村公益广告的表现形式,挖掘文化元素,力求利用公益广告的方式提升农村广告的宣传效果,扩大乡村宣传影响力;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第一系列的创意元素提取主要从建筑元素和古代书籍元素来源,通过建筑元素与文字图形想结合,将图形与知识之门与学风之光相同构;突出重教育、修学风的主题。第二系列为采用古城城墙建筑元素与铜钱“外圆内方”的造型相结合,利用肖形同构的图形创意手法诠释“三商文化”的时代内涵;颜色色调整体为绿色,代表文化的振兴与传承。


文化振兴之《重教育 修文风的书院文化》




文化振兴之《三商之源的商文化》



作品名称:《指尖上的坭兴陶》

作者姓名:杨程程

指导教师:黄露 教授

作品简介:《指尖上的坭兴陶》采用双关式命名,有两层涵义:一是坭兴陶本身就是手艺人指尖翻飞下形成的艺术品;二是非遗手艺类短视频使大众在手指划动手机屏幕间,就能看到坭兴陶,使手艺与大众生活建立更多的连接。本作品以坭兴陶为线索,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对坭兴陶的发源地、手艺制作场景和使用场景进行创意传播,建构非遗手艺传播场景,以期能吸引大众关注非遗手艺。短视频逐渐成为非遗手艺人的展示空间与“新货架”,促进非遗手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更好地彰显。


《指尖上的坭兴陶》视频截图



作品名称:《小红书KOC广告笔记创作》

作者:王云霞

指导老师:罗奕 教授

作品简介:依据毕业论文中的研究发现进行相关创作实践,在小红书上开设运营个人账号,积累一定粉丝后与品牌广告主开展了几次商业推广合作,分别以图文和视频VLOG形式创作了8条不同方向(零食类/饮品类/日用品)的小红书广告笔记。基于小红书平台的特性,广告笔记在内容上将产品植入生活场景中,以消费者视角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并结合当下热门的“种草”语言进行传播。



广告笔记1:《晚间护肤vlog |论文人的救命修护神器》


产品-Sudee·红绷带舒缓修护面膜 视频推广笔记



广告笔记2:《好物分享 | 微醺果酒就是快乐星球!》


产品-酒时浪·野系少女果酒 图文推广笔记



广告笔记3: 《好物分享 | 神仙减脂零食✨嘴馋女孩解放了》


产品-独角兽·谷物燕麦代餐棒 图文推广笔记



作品名称:《广西老字号品牌活化实践》

作者姓名:林桂泽

指导教师:申雪凤 教授

作品简介:针对广西中华老字号品牌老化的现象,以《记忆焕新——双钱牌龟苓膏品牌活化创作实践》进行毕业设计创作实践,主题含义在于:一是记忆重现——以记忆作为纽带,唤起人们对广西中华老字号品牌的怀念;二是焕然一新——一改广西中华老字号品牌陈旧的面貌,呈现崭新的样子,焕发生机活力。本次设计既强化双钱牌龟苓膏的非遗技艺文化和品质认知,同时也对品牌包装、品牌形象和品牌短视频媒介内容等进行重新创作。


作品图片



作品名称:《节气文化的多元化传播研究与实践》

作者姓名:张楚

指导教师:申雪凤 教授

作品简介:海报以时令养生食物本身作为画面主内容进行重点突出,对节气对应生活规律进行总结并展示,辅以情感型文案与受众进行沟通,整体风格以简约为主,清晰传递节气内涵,以加强受众认知。字体设计以气候特点、物候或农事活动元素等作为基础元素表明节气特征,选取该时令养生食物元素进行重点突出,表达“顺时而食”概念,并通过画面整体呈现、风格等,影射背后所含生活规律。节气主题歌曲视频创作从食物角度入手,探究食物、养生、生活规律之间的融合关系,诠释节气的现代意义,对流行度较高的中国风歌曲《春三月》进行了改编并制成视频。


“一物知时节”节气主题系列海报




“一物知时节”节气主题字体设计

“春三月·二十四节气”主题歌曲视频



作品名称:《姚约——黄姚古镇旅游品牌接触点内容创作》

作者姓名:尹曼琦

指导教师:汤晓山 教授

作品简介:本次毕业创作基于广西古镇旅游品牌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整合接触点传播策略进行创作实践。作品以黄姚古镇为创作主题,对其进行接触点内容创作,包括IP吉祥物设计、海报设计、H5互动广告设计等。本次黄姚古镇IP选定水鹿的形象作为IP原型。水鹿生活在亚热带地区,曾在广西贺州发现过水鹿的踪迹。黄姚古镇有长寿镇的别称,鹿象征着长寿,且鹿的性格安静温和,具有仙气,以此呈现黄姚古镇IP形象。海报以节日为主题进行设计,“舞鱼龙”是大年初二的传统节日活动,将鱼灯在古镇中穿梭的场景融入平面设计,体现节日热闹景象。黄姚古镇H5设计思路是挖掘古镇的文化特性,介绍黄姚古镇的喀斯特地貌、九宫八卦布局、楹联匾、仙人古井和古戏台的文化内涵。




作品名称:《急救不止是“救急”》

作者姓名:赵硕

指导教师:汤晓山 教授

作品简介:目前,在全球一些发达国家中,公众的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的普及率较高,日本达到90%,德国达到80%,而在我国普及率却不足1%,因此急救宣传急遽普及急救意识亟须提升面对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工业交通事故以及突发急症的增加,民众掌握一些急救知识与灾害应急措施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的迫切需要,有助于更大可能地挽救生命、降低伤害。目前我国公众的应急救助水平不高,公众缺乏对于应急救助内容的确定性和自信心。因此,普及公众的基础急救知识,提高公众的应急避险能力,是全社会的共同需求,也体现了当前社会物质水平极大提高情况下,人们对更好地保障生命安全的追求。本次毕业展结合毕业论文调查进行相关创作实践。


作品图片



作品名称:《看见·长沙》

作者姓名:乔楠

指导老师:袁筱蓉 副教授

作品简介:本作品是结合论文中的案例城市——长沙所进行的一组影像创作,根据论文中的量化结果,本次实践将从现存问题出发,以“人”、“景”、“城”三个层次对长沙的风土人情、旅游景点、城市内涵等进行展示。其中在人物方面,作品选取来自城市外部的游客、内部旅游服务人员,通过与他们交流侧面反映更为真实的长沙。而对于样本中较为缺乏公共服务与人文氛围的呈现,作品也再现了一些细微的场景,以此凸显长沙和谐、温暖、安全的城市旅游形象。在景观方面,本作品倾向于将实质的内容与新颖的形式相结合,为一些单调、雷同的符号平添趣味,增加其可看性。在此基础之上,对于城市内涵的传递将融合两者的代表特色,分别展现长沙古典与潮流并行的城市风格。


作品截图


文字/图片 |2018级研究生广告与媒介、现代广告艺术方向学生

上一篇:2021微电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及奖学金 下一篇:影视与传媒学院2021届应用新闻方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公示
关键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费获取考研大礼包

称呼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邮箱
学历
微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