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通辽市副市长张怡同志主持召开的市校合作框架协议对接会上提出的双方合作事项和重点工作推进要求,蒙古学学院重新组织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为了打造学术品牌,学院组建以宝音套克套教授为带头人的科研团队,与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合作筹备《科尔沁叙事民歌学术研讨会》,在下一步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旅游资源——编辑大型话剧工作打下基础。同时,学院院长、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阿拉坦格日乐带领学术团队与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下属单位扎鲁特旗文化局合作筹备《乌力格尔(四胡)培训班》,进一步加强为保护传承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的服务质量和推进建立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平台工作。
学院还组织教学团队与通辽市日报社合作,发挥教学资源雄厚的优势。北方民族历史教研室特木尔巴根博士已在通辽市日报社云平台直播室里开始讲述《蒙古族简史》课程,推进《哲里木云》云平台建设。
为了深入了解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经学院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派遣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蒙授)2名教师和汉语言文学专业(蒙汉双语)1名教师分别到通辽市蒙古族学校和科尔沁蒙古族中学挂职锻炼。
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是高校主要功能。抓住市校合作契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力度是不仅在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推进,而且在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和提高就业率都有深刻的影响。蒙古学学院全体师生对抓住机遇建设专业和发展事业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