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关于开展2021年促进与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研究院):
为深化中俄、中乌、中白在各领域的合作,促进国内高校与俄乌白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国家留学基金委管理委员会2021年将继续实施促进与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该项目采取各单位先行申报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组织专家评审,确定资助项目及各项目选派类别与规模;项目实施单位按照获批项目及人选条件选拔推荐人选,国家留学基金委审核后录取派出。
项目重点支持俄乌白优势学科专业,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及精密科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 核能、 船舶、 新材料、石油工程等工程技术类专业。
已与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建有实质性交流合作关系的学院可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特色学科发展等人才培养需求,与俄乌白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人才培养合作,并向国家留学基金委申请项目。同一项目可包含博士/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访问学者、本科插班生等多个留学身份。
请有意申报立项的单位阅读附件1《2021年促进与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简章》,并按要求准备材料。请于2020年11月13日上午10点前,提交加盖学院公章的项目申请书、本单位与国外院校签署的协议中/外文版和单位推荐意见至研究生院培养办,电子版材料发送至chenquan@xmu.edu.cn。学校将对收到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后确定所推荐的项目。
联系人:陈权,电话:2180887,邮箱:chenquan@xmu.edu.cn。
附件1
2021届毕业研究生公共课学分要求
学生类型 |
学分 |
其中政治类 或概况类课程学分 |
其中外语类 课程学分 |
||
国内学生 |
学术型硕士(18-19级) |
境内生 |
5 |
3 |
2 |
港澳台生 |
2 |
0(选修3学分专业课程代替) |
2 |
||
学术型博士(16-18级) |
17-18级硕博连读/16级本直博研究生 |
5 |
3 |
2 |
|
17级普通博士 |
2 |
2 |
0 |
||
其中:港澳台生 |
0 |
0(选修2学分的专业课程代替) |
0 |
||
国际学生 |
英文授课 |
17级研究生 |
4 |
2学分(必修《Selected Issues on China》) |
2学分(必修《Rudiments of Chinese Language》) |
18-19级研究生 |
2学分(必修《汉语Ⅰ》) |
||||
中文授课 |
17级研究生 |
4 |
2学分(必修《中国概况》) |
2学分(必修《高级汉语》) |
|
18-19级研究生 |
6 |
4学分(必修《汉语Ⅰ》和《汉语Ⅱ》) |
|||
陈嘉庚奖学金国际生必修《陈嘉庚精神与华侨华人史》课程 |
|||||
延期毕业的学术型研究生 |
详见2019届、2020届毕业生公共课学分要求 |
||||
专业学位研究生 |
详见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2021年促进与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申
请 书
一、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
|
|
申报单位 |
|
|
项目负责人 |
姓名 |
|
职务 |
|
|
办公电话 |
|
|
手机号码 |
|
|
学校主管部门 |
部门名称 |
|
联系人 |
|
|
办公电话 |
|
|
手机号码 |
|
|
常用邮箱 |
|
|
外方合作院校 (中、外文) |
|
|
合作国别 |
人 |
|
年度选派总规模 |
RE 人/年 |
|
选派专业 |
|
|
留学身份、规模及留学期限 (请按月填写,如: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48个月) |
□访问学者 人/年 月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人/年 月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人/年 月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人/年 月 □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人/年 月 ????本科插班生
人/年
月 |
|
拟派出时间 |
月份 |
|
学费解决方案 |
□协议互免学费/外方不收取学费 □外方收取学费,中方院校支付全部费用 □外方收取学费,中方院校支付部分费用(折合成人民币 元/人),学生自筹其他经费(折合成人民币 元/人) □外方收取学费,学生自筹经费(折合人民币 元/人) |
|
是否申请 CSC学费资助 |
□否 □ 是 学费额度: /人/学年(如30000美元/人/学年)(说明:学费资助仅限少量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联培、访学、本科插班生类别不提供学费资助) |
二、项目简介
培养模式 |
|
项目必要性 (问题导向;与国家战略、高精尖缺、双一流建设等方面的结合度) |
|
项目可行性 (人才合作培养基础、近年执行情况等) |
|
协议规定是否获国外院校学位 |
|
经费安排 |
|
项目管理 (选/派/管/回/用机制及办法,其它经费来源或经费分担模式) |
|
前期成果 (近五年双方在合作领域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或人才培养成果) |
|
三、与外方合作情况
1.合作协议基本信息(请附:1.合作协议复印件;2.如有中外院/系之间的关于人才培养的详细设计方案,亦请提供)。 |
|||
协议签署时间 |
|
协议有效期 |
|
层级 |
校际/院系间 |
协议人数 |
XX人/年,如协议未明确,以双方书面确认的人数为准,请务必上传有关确认信函 |
主要合作内容(结合培养目标及模式等安排) |
|||
2.国外合作方情况 |
|||
|
|||
3.中外合作方在申报项目所涉人才合作培养领域的各自优势 |
|||
|
研究生院
2020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