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
朋友圈
QQ
微博
取消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海文考研院校动态正文

公共经济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三年制)

2020-09-19 14:45 1923 来源:海文考研
公共经济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三年制)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公共企业从事经济管理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毕业研究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具有扎实、广博的经济学和公共管理理论基础,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进行交流和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公共经济管理理论与实务。

2.公共经济政策。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三、学习年限

1.本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

2.申请提前毕业的本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2年,应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成绩优秀,创新能力强,必须在本学科指定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2篇。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见附表)

本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修学分总数为4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总数30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选修课及补修课等三类。

1.学位课分为全校公共必修课、学科通开课和研究方向必修课等三种。其中:公共必修课5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3学分,第一外国语2学分);学科通开课不少于6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8学分。

2.选修课由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其中公共选修课不超过2学分,其余为专业选修课学分。

3.跨专业和以同等学力入学入学的学术型硕士生必须补修本科生的基础课程,并通过考试。补修课不得少于2门,不记学分。

课程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学位课程平均成绩必须达到75分及以上。

五、必修环节

1.实践环节

为了提高硕士生的教学、科研以及经济管理工作实践的能力,在进入第二学期后,将安排硕士生进行一些教学、科研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1)承担一部分本、专科生的教学辅导工作。

(2)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或由硕士生自选课题,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撰写论文及调查报告。

(3)在导师的指导下,安排不少于三个月的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与专业实习。调查与实习结束后,应写出调查报告或实习报告。

(4)参加实习实践和学术交流活动的情况应记录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考核表》中,经培养单位审核合格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备案后方可进入答辩环节。

2.开题报告与中期考核

为了保证培养质量,加强过程管理,在第3学期,本专业将安排学术型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合格者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其中优秀者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考核不合格者将被退学。

至迟在第5学期,在导师的指导下,学术型研究生提交论文撰写计划,并向本专业研究生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作开题报告时,应有本专业和相近专业3—5位教师参加,参加教师应对论文选题的意义和撰写计划的可行性进行认真评议。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1.论文选题应密切结合本学科发展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需要,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与应用价值,并经导师审核同意。论文选题应尽可能从高起点、新视角、前沿性的要求出发,在理论或应用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2.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阅读文献和从事必要的调查研究,撰写论文之前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研究的现状及趋势、本人的详细研究计划、主要参考书目等。

论文的写作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要求立论正确,逻辑严密,论证充分,材料翔实,文字畅通,具有独到见解和一定创新。

论文完成后,须经2名指导教师评阅(其中至少1名校外指导教师)。答辩委员会由5名具有研究生指导资格的教师组成。

3.本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至少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参加8次以上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听取学术报告等),并在本学科指定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

七、培养方式

采用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充分发挥研究生教学指导小组的群体作用。

坚持课堂学习与科学研究、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着重培养研究生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知识和独立从事科研与实际工作的能力;采用系统讲授、课堂讨论与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自学为主,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工作者讲学,使研究生及时了解当代公共经济与管理最新发展动态和中国公共经济与管理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开阔学术视野,拓宽研究思路。

加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与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指导研究生阅读本学科的主要经典著作、学科前沿著作、主要专业学术期刊,并采取通过考试或读书报告等形式进行检查。

研究生入学后1个月内,由导师会同本专业研究生指导小组其他教师根据培养方案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重视研究生本人的参与,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公共经济管理专业(专业代码120420)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类 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英文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备注

学位课

公共必修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Socialism

2

36

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Marxism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1

18

1

第一外国语

硕士英语

First Foreign Language

2

72

1

博(硕)法语一外

博(硕)德语一外

博(硕)日语一外

博(硕)俄语一外

学科通开课

公共政策分析

Public Policy Analysis

2

36

1

公共经济研究

Studies on Public Economics

2

36

1

研究方向必修课

专业外语

Professional Foreign Language

2

36

1

西方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专题

Western Economics and Welfare Economics

2

36

2

中国经济改革与政府经济管理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and Management

2

36

2

公共收入与支出管理专题

Public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Management

2

36

3

公共经济管理定量分析方法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of Public Economic Management

2

36

2

公共经济管理前沿问题研究(专题)

Frontier Issues of Public Economic Management

2

36

3

选 修 课

公共选修课

第二外国语

博(硕)英语二外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2

72

1

硕士法语二外

硕士德语二外

硕士日语二外

体育

P.E

1

36

1

就业指导

Instruction of Career

1

36

3

公共管理研究

Studies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2

36

1

专业选修课

社会保障经济与管理专题

Social Securit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

36

2

经济法专题

Special Topics on Economic Law

2

36

2

西方公共经济管理理论与实务专题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stern Public Economic Management

2

36

2

系统方法及其在公共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System Approach and Its Application

2

36

3

就业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专题

Employment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2

36

3

产业组织与产业政策专题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Industrial Policy

2

36

3

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应用

Social Statistics Analysis Software Applications

2

36

3

补修课

西方经济学

Western Economics

公共管理学

Public Management

公共部门经济学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公共政策

Public Policy

上一篇: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召开专题学习会 下一篇:云南财经大学 2020 年硕士研究生各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及第一志愿复试考生人数统计表
关键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费获取考研大礼包

称呼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邮箱
学历
微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