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与园林学院圆满完成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0 更新日期:2020-08-26 |
本网讯 今年暑期,林学与园林学院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扶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为主题,鼓励学生以“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等网络形式,推动线上线下联动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我院共组织33只队伍分赴巢湖市烔炀镇、安庆市宜秀区、淮南市凤台县、回里镇胡家夼村、越城区璜山南村、埇桥区大营镇、亳州市芦庙镇、祁门县新安乡等地开展以抗疫防洪、基层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为主的社会实践。 凝聚青春力量,防汛乘风破浪 入梅以来,合肥巢湖连续遭遇强降雨,巢湖及主要支流水位持续上涨,遭受严重洪涝灾害。赴塘西工作站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合肥市包河区方兴社区义城街道展走访调研上海路与环湖北路交口至塘西河大桥段巢湖沿岸的抗洪防汛情况,助力泄洪排洪确保巢湖安澜,打好巢湖抗洪抢险攻坚战。 烔炀镇作为环巢湖镇之一在此次洪灾中汛情危急,多个圩口水位猛涨,随时有破圩的危险。郭钊阳当即决定报名参与,奔赴到保大坝的一线斗争中去。堤坝险情解除后,又奔赴烔炀镇小学居民安置点帮助进行居民安置、心理疏导等工作。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长江安庆段水位持续上涨,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I级,形势十分严峻。三下乡防汛调研团队成员奔赴家乡,在华中路街道、叶祠社区居委会防汛点参与志愿活动,筑起青春堤坝,认真巡查责任堤段,在防汛抗灾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 深入基层实践,展望家乡未来 为提高自我、建设家乡,我院多个团队采取“云组队”的方式在各自家乡开展基层实践,其中王彬同学来到淮南市凤台县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毅然加入了返家乡实践的浪潮中,致力于投身家乡的建设工作。 赴烟台市福山区回里镇胡家夼村的王颖到村委会报到,担任短期村委主任小助理,对村里的经济发展、人口比例等开展相关调研,同时走访居民,积极宣传防疫措施。 感受地摊经济,触摸家乡温度 为促进家乡经济复苏,助力乡村经济,线上云组队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赴家乡旌德、祁门等处,在家乡多地实地摆摊,深入调研疫情后“地摊经济”在家乡的发展和地摊的规划方向,针对不同地区状况采取了相应的分析与建议,为家乡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聚焦疫后乡村,慰问空巢老人 赴璜山南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调研疫情时期空心村生活现状,了解复工复产后乡村产业经济现状。实践团队通过对接支书、深入工厂、参与务农等形式,深度剖析璜山南村产业发展问题及其“空心村”的呈现趋势;同时走访村民并慰问村内空巢老人,主动关心疫情期间村内老人们的生活困境,为空心村老人送去温暖。 积极关注民生,走近乡村医疗 为深入调查乡村医疗保障状况,赴大营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埇桥区大营镇的卫生院开展了相关调研活动。通过走访当地诊所和卫生院、发放调查问卷并采访相关医务人员等形式,深入了解乡村地区的医疗保障状况,积极关注乡村地区医疗事业。 实地深入调研,助力脱贫攻坚 为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坚决打赢新时期脱贫攻坚战,赴芦庙镇暑期实践团实践个人邢明欣加入到当地芦庙镇志愿服务队,跟随党员扶贫干部到芦庙镇袁庄村走访慰问贫困户,看望困难群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促进产业发展,技术助力振兴 赴泾县黄田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实践个人程雅静来到榔桥镇黄田村深入调研黄田“洋船屋”茶叶产业,助力当地“茶旅”融合的脱贫建设。通过走访村内居民了解当地茶叶种植以及销售体系,亲自实践劳作活动与茶农交流帮助解决难题,把温暖送进“洋船屋”,让技术助圆茶农梦。 今年我院暑期“三下乡”已顺利落下帷幕,省级以上媒体报道10篇以上。林学与园林学院深入助力抗疫防洪与复工复产,努力引导师生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鼓励师生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金伟 通讯员:徐玉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