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适应国家、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能够在业内从事服装技术、生产管理,科研机构从事功能性服装及材料研究的服装工程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为国家、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做贡献;
2、具有严谨、求实、创新的学术精神和学术道德;
3、系统掌握服装工程相关基础理论,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对相关学科知识有一定了解;
4、具有较强的从事功能性服装研究、服装技术与工艺、服装生产相关工作的能力;
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国际间学术交流的能力;
6、具备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团队合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服装及材料功能性研究
2、服装生成技术
3、服装生产运作与管理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为2-4年。
四、课程设置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要求生完成必修课程全部学分;非学位课程(选修课程)至少选修其中5门课程,即至少修满7.5学分。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部门 | 学期 | |
学位课(必修课) | 公 共 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 | 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 | 1 |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 | 1 | ||
英语精读(一) | 36 | 2 | 外国语学院 | 1 | ||
英语精读(二) | 36 | 2 | 外国语学院 | 2 | ||
英语口语与听力(一) | 18 | 1 | 外国语学院 | 1 | ||
英语口语与听力(二) | 18 | 1 | 外国语学院 | 2 | ||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 课 | 数值分析 | 36 | 2 | 理学院 | 1 | |
应用统计 | 36 | 2 | 理学院 | 1 | ||
服装结构设计学 | 36 | 2 | 服装学院 | 1 | ||
服装舒适性与功能 | 36 | 2 | 服装学院 | 1 | ||
体育素质课 | 体育素质课1 | 18 | 1 | 体育教学部 | 1 | |
体育素质课2 | 18 | 1 | 体育教学部 | 2 | ||
非学位课(选修课) | 艺术设计史 | 27 | 1.5 | 服装学院 | 2 | |
设计管理 | 27 | 1.5 | 服装学院 | 2 | ||
纺织服装前沿与研究方法 | 27 | 1.5 | 服装学院 | 2 | ||
新型服装材料与应用 | 27 | 1.5 | 服装学院 | 2 | ||
服装工效学 | 27 | 1.5 | 服装学院 | 2 | ||
高等传热学 | 27 | 1.5 | 能环学院 | 2 | ||
电磁学 | 27 | 1.5 | 理学院 | 2 | ||
服装性能与检测 | 27 | 1.5 | 服装学院 | 2 | ||
服装功能整理 | 27 | 1.5 | 服装学院 | 2 | ||
服装生产样板技术与应用(实践类) | 27 | 1.5 | 服装学院 | 2 | ||
服装结构造型与人体 | 27 | 1.5 | 服装学院 | 2 | ||
运筹学 | 27 | 1.5 | 经管学院 | 2 | ||
服装智能化生产技术 | 27 | 1.5 | 服装学院 | 2 | ||
服装生产运作与管理(实践类) | 27 | 1.5 | 服装学院 | 2 | ||
实践环节 (必修) | 科研实践 | 1 | 2-5 | |||
社会实践 | 1 | 4-5 | ||||
学术活动 | 1 | 1-5 |
五、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开题报告在第三学期完成,应不少于1万字。学位论文执行学校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