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
朋友圈
QQ
微博
取消

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海文考研保研推免正文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2023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通知

2023-08-22 17:03 1998 来源:海文考研

【活动主题与目的】

以举办“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为契机,让营员们充分了解我院学科发展、优质导师队伍、科学研究平台等,吸引优秀大学生来我院继续深造,提高我院研究生生源质量,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校际交流,创新拔尖人才选拔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与培养质量、学科水平、专业特色相联系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

 

【举办时间及地点】

时间: 20237月2日至 7月5日

地点: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 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俊秀楼

日程安排拟如下:

时间

学术学位

专业学位

7月2日

营员报到、领取夏令营手册及其他材料

7月3日

开营典礼,内容包含:

院领导就研究生培养、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报告

导师介绍相关研究方向

导师介绍相关研究方向

优秀毕业生交流

专业实践基地介绍

7月4日

导师介绍相关研究方向

教师与营员分组交流

专业实践基地参访

教师与营员分组交流

7月5日

考核与面试

闭营仪式

 

【申请资格】

1、我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本科 2020级(拟 20246月毕业)有志于攻读研究生的优秀在校大学生。

2、热爱心理学,有志于从事 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工作,有较强的研究潜力, 有直博意向者优先

3、专业为心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数学或其他与心理学相关专业。

4、本科前三年学习成绩在同专业同届学生中排名在前 20能够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者优先。

5、英语水平良好(全国大学英语六级 460分以上,或托福 80分以上,或雅思 5.5分以上),英语听说读写流利。

6、须具有一定的学科背景,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本科期间参与过科研项目,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或在全国重大竞赛中获奖者优先考虑。

7、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营员名额

计划 60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个班,分班组织活动:

1、学术学位班,共 40人,涵盖学术学位硕士招生的 15个研究方向、直博生招生的4个专业。

2、专业学位班,共 20人,涵盖专业学位硕士招生的3个研究方向。

 

【申请材料】

1、《华东师范大学 2023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报名系统中下载)。

2、本科成绩单 1份(前 5学期),加盖学校教务处或院系公章。

3、两封专业任课教师推荐信,需要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家推荐(需专家手写签名),推荐信模板:

https://yjszs.ecnu.edu.cn/download/2021ss/Letter_of_Recommendation_xly.doc。

4、其他证明材料:含英语等级证书、科研经历的相关证明,如发表的论文、科研项目立项书、专利发明、各类获奖或资格证书等材料的复印件。

5、请写一篇作文,题目为:我为什么把华东师范大学作为我的第     志愿?(填数字),字数要求 1000-2000字。

6、提交一份个人陈述,包括进入报考专业的研习优势、希望研究的科学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计划,字数要求在 1000-2000字以内。

7、提供一段 5分钟视频,须为 MP4格式且小于 100MB,内容至少包含自我介绍、对报考专业的了解和希望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规划。

 

【申请及选拔】

1、申请参加我校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的学生需在 2023610日前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考生服务系统( https://yjszs-ss.ecnu.edu.cn)中进行网上报名,完整填写各项信息。夏令营操作指南:

https://yjszs.ecnu.edu.cn/download/2023xly/manual_xly2023.pdf。纸质材料无需邮寄,待后续通知再按要求现场提交。

1)上传至考生服务系统 2PDF:①材料 1-4合并在一个 PDF中,命名:姓名 +本科毕业院校 +材料 1-4;②材料 5-6合并在一个 PDF中,命名:姓名 +本科毕业院校 +材料 5-6

2)将申请材料 7发至邮箱: ecnupsy_summer@163.com,邮件名及视频名为:暑期夏令营申请材料 +姓名 +申请专业。

2、我院会根据学生提交的材料,择优选定营员。选拔结果后续将会以邮件或电话形式通知相关学生,申请人也可在考生服务系统中查看选拔结果。

 

【营员考核】

1、今年我院将安排 线下面试环节,面试包括综合考核和英语口语听力两部分,满分 100分。综合考核占 70分,考察考生掌握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程度,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口试)。英语口语听力测试占 30分,包括能听懂英语问题,能阅读相关的专业文献,用英语阐述与专业相关的问题。

2、面试结果优秀的大学生将被评为优秀营员,并发放“优秀营员”证书。

3、我院后续将对优秀营员所提交的其他推免补充材料(如本科成绩单原件等)进行复核。在任何阶段,如发现其身体健康不符规定、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符合录取标准的,或发现其申请材料不真实、不准确,或有弄虚作假、违纪作弊等行为的,将取消优秀营员的拟录取资格,一切后果自负。

 

【营员待遇】

1、优秀营员如获得本科毕业学校推免资格,且于 20239月申请推免至我院夏令营期间面试的学科,达到我校推免接收条件的,不再另外复试,夏令营考核成绩进入推免成绩排序,根据优秀营员排序结果、在该学科可以接收的推免生限额内,经审核拟录取为我校 2024级研究生。

2、我院将为所有营员提供夏令营期间的校内用餐及住宿费用,往返差旅费自理。

3、我院将为所有营员购买夏令营期间的保险。

 

【联系方式】

学术学位:郭老师,电子邮箱: qguo@psy.ecnu.edu.cn,电话: 021-62233433

专业学位:汪老师,电子邮箱: wanghongying@psy.ecnu.edu.cn,电话: 021-62232900

心理学院暑期夏令营 QQ群: 437624504,有意向申请的考生可加入此群,我院会在群内更新夏令营相关信息。

关于夏令营各项事宜,如有变化,将会及时公告,敬请关注我院网站 http://psy.ecnu.edu.cn及微信公众号。

  

【学院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创新型人才;聚焦学科领域中的前沿性、现实性重大问题,强化国际合作,产出学术精品;成为国内持续领先、国际同行认可的知名心理学教学、研究和智库机构。

学科积淀底蕴深厚

前身为  1951年成立的华东师大教育系心理学教研室;  1979年成立心理学系,是新中国第  2个心理学系;  2008年成立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基地、 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理科基地、国家级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上海市一流学科,是上海市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人文社科(心理学)基地依托单位。拥有  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12门各类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科方向特色鲜明

学院的学科设置横向交叉,纵向贯通,在众多研究方向上取得世界瞩目的科学发现,成果发表在  Nat NeurosciNat Mach IntelNat Hum BehavNat CommunSci AdvNeuronPNASeLifeJ Neurosci Cereb Cortex Child Dev和《心理学报》等高水平期刊上。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培养“厚基础、强交叉、宽视野、担使命”的优秀心理学家和专业领域杰出人才,具有“心理 +交叉学科 创新意识,能够在脑科学、认知科学、智能教育、心理健康促进等领域开展高水平基础和应用研究。

近三年年均招收 100名本科生, 73名学术型硕士生, 115名专业型硕士生(含非全日制)和 30名博士研究生。  52%硕士生为免试直升,  62%硕士生和  75%博士生的本科(或硕士)毕业院校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生源质量良好。

培养了一批中国心理学领军人物(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乐国安、游旭群、周晓林、赵国祥等)和世界著名高校杰出学者(美国宾州大学陈欣银、北卡大学顾泓彬等)。

学科影响声誉斐然

   五虎将(张耀翔、萧孝嵘、谢循初、胡寄南、左任侠)对建国后中国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发挥重要影响;出版了一批经典教材(实验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产出了一批国际顶尖水平的研究成果,被  Science网站和  Nature专题报道;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发展(军队特殊人才训练,长江经济带心理学科共建);承办的《心理科学》《大众心理学》具有广泛影响力。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介(学术学位,含直博生招生)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大政方针,秉承“厚基础、强交叉、宽视野、担使命”理念,培养心理学理论宽厚与技能扎实、具有“  心理 +交叉学科”创新意识、具备将心理学知识技能与现代智能技术整合的学习能力、具有人文关怀与国际视野、为国家与社会重大需求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的卓越心理学人才。为激励研究生开阔学术视野,了解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学院特设立各类专项基金及研究生资助,以加强研究生与国内外同领域的科研工作者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贡献度。

近三年学院年均招生超 70人,其中来自双一流高校的本科生年占比达 70%。为了鼓励研究生创造更多、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学院鼓励专业学习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热爱心理学,有志于从事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工作,有较强的科研潜力应届本科生报名我院的直博生。

我院学术学位研究生共设感知觉、注意选择与运动控制、语言与认知、认知与语言发展、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创造性发展与创新教育、发展异常与发展障碍、健康与咨询心理学、行为决策与组织管理心理学、社会认知与社会心理、学习、记忆与奖赏神经生物学、情绪心理与情感神经科学、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心理测量与心理评估、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和脑功能成像与认知老化、大脑可塑性等 15个研究方向。相关信息及师资队伍可至学院官网( http://psy.ecnu.edu.cn/)进行查阅。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介(专业学位)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是 2010年申报并被批准的第一批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硕士点, 2011年首次招生。由于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该专业越来越得到考生关注,历年来招生人数逐步增加, 2017年开始招收非全日制学生。目前,全日制有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人因工程与用户体验 3个招生方向;非全日制有健康管理与工作心理 1个招生方向。 MAP中心有 18位教授、 22位副教授,以及 3位讲师,其中 42位老师拥有博士学位,他们在教育部、全国和本市的临床心理咨询的相关协会、专业委员会中担任重要角色,在社会和专业领域都具有影响力。此外,中心还拥有一批校外导师,都具备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并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甚至是业界的知名专家。导师队伍的详细介绍可见: http://www.psymap.ecnu.edu.cn/27160/list.htm

MAP培养整合全方位资源,健全“国际 -社会 -学校 -学院”四级合力育人机制;强化各方面协同,构建“学校 -学院 -行业”监控体系;强调育人成效,形成“招生 -培养 -就业”良性循环。

结合学科特点和行业认证标准,建立“理论 -技术 -实务”三级课程体系,突出理论与实践技能并重,强调跨领域问题解决和行业标准对标,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养成与获得感。纵深“ 3+3+X”理论 -技术课程模块,增强行业岗位能力厚度。设计“课程 -讲座 -工作坊”跨学科训练模块,拓展行业岗位能力宽度。融合“课程 -实践 -认证”能力获得体系,提升行业岗位能力精度。

 

对标行业需求,整合各方资源,构建“训练 -比赛 -实战”三位一体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以锻炼职业能力、服务社会需求为宗旨,建立学院 -行业联动机制。建设校内外实践平台与基地,提供实训场所,加强技能研习。明确实践基地规范,落实行业产业导师配备,强化实践培训与考核。融合教学与技能比赛,创新实训模式,提升实践成效。


https://yjszs.ecnu.edu.cn/system/xlyxcwb_detail.asp?xlyjbdwbh=2023051120191061155351

上一篇: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2023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通知 下一篇: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2023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暨第十五届全国历史学本科生论坛征稿启事
关键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费获取考研大礼包

称呼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邮箱
学历
微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