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land of south-west China)、博物馆民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museum)
主持科研项目(限 5 项):
1.云南大学 211 高地项目:《鹤庆白族社会组织与亲属制度调查》,2014年
2.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在台湾离散云南人之故乡认同、社区营造与故乡再联结》,2014年
3.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夏威夷群岛多族群社会的冲突融合与和解共生》,2016年
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台湾的中华民族认同与记忆研究》,首席专家,2018年
周建新简介
周建新,博士,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世界民族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英国剑桥大学、爱尔兰国立梅努斯大学访问学者,哈萨克斯坦国立欧亚大学国际访问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跨国民族和东南亚民族。
发表论文:先后在《民族研究》《世界民族》《社会科学战线》《开放时代》《思想战线》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
出版著作:《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和平跨居论——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地区和平跨居模式研究》《爱尔兰民族问题及其和平进程研究——基于一个边境小镇的调查》等10部。
主持科研项目: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南方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模式研究”“爱尔兰民族问题及其和平进程研究”等2项;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跨国民族研究”“边界、边民与国家——中国西南边境60年(1949-2009)”等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边疆地区的边民离散与回归研究”(14ZDB109)。在研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中南半岛‘云南人’研究”(22VJXT007)。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
何俊简介
何俊,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云岭学者,
研究领域:主要从事生态人类学与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管理的相关研究。
主持的科研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个国家级省部项目。
科研成果:研究成果在国际SSCI/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包括World Development,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Development and Change等顶级期刊,出版多部专著,获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
高志英简介
高志英,云南丽江人,纳西族,云南大学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后,中国台湾清华大学高访学者,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先后承担国家社科、教育部、国家统战部、民宗委等科研项目40多项,云南大学东陆特聘(二级)教授、民社学院博导兼西南联合研究生院博导,云南省“云岭学者”、“百名社科学家”与首届“最美社科人”,中国民族学会、人类学会与宗教学会等理事,云南省人大立法委顾问,云南省委统战部、民宗委等特聘专家。
研究领域:高志英以掌握多门少数民族语言与跨学科研究的优势,长期致力于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南亚跨境民族研究。
科研成果:先后出版专著14部,编著、主编5部,拍摄非遗纪录片3部,在《民族研究》《世界民族》《世界宗教研究》等刊物刊发学术论文一百多篇,获国家民委、云南省政府与中国人类学学会等优秀科研奖,并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红云园丁奖与伍达观优秀教师奖等。所指导学生学位论文与田野调查报告,获“挑战杯”等奖项。
朱凌飞简介
朱凌飞,云南石屏人,博士,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东陆骨干教授”、云南省“文化名家”,兼任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会理事。
本人所属一级学科为民族学,二级学科为人类学与世界民族,研究方向为全球化与民族社会文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路人类学研究、边界人类学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等。
科研成果:目前出版专著5部,并在《民族研究》《社会》《开放时代》《思想战线》等民族学、社会学类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各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和年度项目各一项,以及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学学会2019年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社会工作(035200)
高万红简介
高万红,女、汉族、云南昆明人,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博士。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系主任、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教育负责人、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云南省妇联常执委、云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学术期刊《魁阁学刊》副主编。
主要研究领域: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工作促进精神健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精神残障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与模式创新研究”。近5年主持民政部项目、云南省委、省政府课题及其它横向课题12项。
论著发表:近10年来在《中国社会工作研究》《思想战线》《中国青年社会科学》《社会建设》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多维度下的抑郁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精神障碍康复: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中国精神卫生服务:挑战与前瞻》、《西部农村反贫困社会工作案例研究》等。
获奖:教育部一流课程《个案工作》、国家级优秀成果二等奖、云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三次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论文奖。三次获得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大赛奖(1个金奖和2个银奖)。两次获得全国林护杰出社会工作奖(服务奖、实习奖各一次)。获得云南红云红河“优秀教师功勋奖”。
杨婉秋简介
杨婉秋(女),云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博士,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担任医务社会工作、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方向硕士导师,曾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访学、2023-2024年在英国国王学院精神病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研究中心(IoPPN)担任客座研究员。
曾获云南省委省政府“先进个人”、云南省“劳动模范”、昆明市卫生局“先进个人”、云南省教育厅“骨干教师”等称号。担任国家民政部灾后心理救援专家组成员、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医务社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红十字会灾后心理救援特聘专家、云南省妇儿工委“儿童资源中心”特聘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
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精神康复与社会心理干预研究,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跨学科背景和丰富的实务经验。
主要研究成果: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精神病杂志》、《Comprehensive Psychiatry》、《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European Archives of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ueroscience》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地震灾后社会心理干预研究》合著《灾害康复医学与健康重建》。发表论文CSSCI/SCI/SSCI 20余篇;获得国家级教学成奖2项(教育部“国家一流本科生课程”、MSW教指委案例大赛“特等奖”)、省级社会科学奖励2项。
唐谭简介
唐谭,博士,云南省昆明市人,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23年获云南省“兴滇人才”引进人才。
主要研究领域: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常见心理疾病的预防与干预。
科研项目:1.主持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号22CSH058):城市社区老年抑郁的三级预防与干预研究。2.主持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科研项目。
论著发表:出版专著一部(《老年抑郁的忧与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在国内外核心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中国临床心理学》等SCI/SSCI以及CSSCI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翻译《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治疗师指南》《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自助手册》《认知疗法(第二版):基础与应用》》《认知疗法(第二版):进阶与调整》等七部心理治疗著作。
杨金东简介
杨金东,女,1986年11月生,厦门大学社会学博士,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社会工作师,家庭建设指导师,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云南大学东陆中青年骨干教师,云南大学东陆青年学者,云南大学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云南大学工会积极分子,云南大学优秀研究生辅导员,云南省社会组织专家库专家,云南省社科联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项目验收专家,云南省景洪市社会组织专家库专家,社会工作师资格培训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性别研究、矛盾纠纷治理、社会治理、民族宗教研究。
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少数民族基督教研究》子课题、《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项目》等各类科研、人才项目7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社科重点项目等20余项。
论著发表:出版专著《群体性事件后的利益协调与官民关系重建——以云南“孟连事件”为例》1部,参编著作5部。在《世界宗教文化》《宗教学研究》《云南社会科学》《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学评论》《青海社会科学》《内蒙古社会科学》等CSSCI来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3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推荐阅读1篇,被《中国人口报》理论版摘编1篇,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篇。
教学科研获奖:教育部、全国总工会“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国家级),“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国家级),“云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云南大学第十四届教学比赛”特等奖,“云南大学第十一届教学比赛”一等奖(当年最高奖项),“云南大学岳虹最美教师三等奖”,论文《论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现代传承》获云南省第二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三等奖,著作《群体性事件后的利益协调与官民关系重建——以云南“孟连事件”为例》获云南省第二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三等奖。
李艳华简介
李艳华,女,民族社会学博士,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中级社会工作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社会工作伦理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理事,云南省乡镇(街道)社工站省级督导,保山市“李艳华专家工作站”领衔人,昆明市官渡区善润养老服务发展中心理事长。
主要研究领域:老年人福利与老年社会工作、非营利组织管理、社会工作督导。
主持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城市化背景下少数民族社区的晚年生活挑战与文化福利发展”;保山市委政法委托课题“保山市隆阳区芒宽乡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社会治理创新对策研究”;云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项目“‘生命联结·共享夕阳美’空巢独居老年人志愿服务项目”; 云南大学青年项目“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社区的养老状况变迁研究”;保山市民政局委托课题“保山市社会福利院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与社会工作服务探索”; 丽江市古城区民政局委托课题“丽江市古城区推进社会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决策咨询研究”。
论著发表:出版著作《助力应对城市化挑战:转型社区老年文化服务行动研究》、《少数民族转型社区老年文化福利发展研究:以昆明沙朗白族社区为例》、《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以云南老龄工作为例》等;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云南社会科学》、《社会工作》、《教学与研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9篇。
获奖情况:2020年获云南大学第十四届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参与“‘三维一体、四方联动’:社会工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排名第三),2023年获云南大学第二十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生命联结·共享夕阳美’空巢独居老年人志愿服务项目”,获云南省文明办、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授予云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项目2023年度“优秀项目”称号,2024年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云南地方赛金奖。
社会服务:接受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云南省民政厅、保山市民政局、东川区委社会工作部、中国社科院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等部门和单位的邀请,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社区干部等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的讲座培训95场次;先后在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西部地区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 云南省“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项目、云南省“牵手计划”项目等8个社会服务项目中担任项目督导。
王硕简介
王硕,女,回族,日本首都大学东京城市科学博士,中级社会工作师。现为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云南省妇女儿童工作发展促进会理事、云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泽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理事;中日社会学会会员、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会员。
主要研究领域:儿童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民族社会工作等。
科研项目:主持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绘本阅读促进流动人口家庭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云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行动项目“一路‘童’行,共同成长”、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24年年度重点科研项目(著作类)等。参与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项目5项等。
主要研究成果:
出版专著:《The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Health among the Elderly》,编著:《云山相互 朝阳一路——一带一路区域基层儿童工作指南》。在《Educational Gerontology》《Bulletin of Social Medicine》《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工作与管理》《人口与经济》《中国卫生统计》等期刊发表十余篇论文。
社会服务与获奖:第一作者撰写的3篇调研报告获省部级领导正面批示;参与的1篇调研报告获省部级领导正面批示,并转化为全省学习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五级书记”为民办事解难题现场会关于“云南省重点抓好六件事”的第三件事。所在团队分别获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金奖、银奖。云南大学第二十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云南大学第十四届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云南大学本科生课程教学质量评定B级课程1门。多次获得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陈晓婧简介
陈晓婧,女,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系副系主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级社工师。
研究领域:城市社区研究、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社科研究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省级研究项目7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