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
所在省:天津市学校名称:天津大学
一级学科: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
导师姓名:胡晓东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历:博士
联系方式:xdhu@tju.edu.cn
研究方向:扫描探针显微技术 微结构光学测试技术 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 微纳尺度测试仪器的研发
工作经历:一直从事扫描探针测试与加工技术、显微光学测试理论与技术,以及高端科学仪器的自主研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负责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863计划重点项目、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100余篇;撰写了5项国家标准,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1991.09-1995.06 天津大学 精密仪器专业 本科 1995.09-2000.03 天津大学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 博士 2000.04-2000.07 华为公司北京研究所 研发人员 2000.09- 天津大学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2002-2008副教授,2008至今 教授)
出版物:无
教学工作:主讲课程 《精密测试理论与技术》,《微纳检测技术》,《单分子测试技术》 导师类型 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导、硕导
研究项目/科研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表面膜结构三维光学测试仪,2017-2021,技术负责人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X射线三维显微成像检测系统研制与应用开发,2011-2016,负责人 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先进传感器技术与系统,2012-2015,项目首席 国家863计划项目:微结构的多尺度光学测试技术与系统,2006-2008,副组长 国家863计划项目: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显微干涉技术的微结构测试方法与设备,2004-2005,第2完成人(子项目负责人) 国家863计划项目: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显微干涉技术的MEMS动态测试系统,2002-2004,第2完成人(子项目负责人) 国家973计划课题:光学自由曲面制造完整性的变异控制与实现,2011-2015,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分辨数字全息显微定量测试方法的研究,2018-2021,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液态中微粒三维纳米级位置的复合型数字全息显微测量方法,2013-2017,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悬空式微结构力学特性测试方法的研究,2011-2013,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频闪散射照明下数字散斑技术的MEMS运动特性测试方法,2006-2008,负责人 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生物单分子拉伸力谱测量技术研究,2015-2018,负责人 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微结构光学综合测试工作站及应用研究,2005-2007,负责人 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基于AFM动态电场诱导氧化法的纳米加工及隧道二极管的实现,2002-2005,负责人
论文专著:[1] X. Chang, Y. Zeng, H. Lei et al. Three-Dimensional Position Measurement Method with Nanoscale Precision for Overlapped Particles in Liquid. Acta Optica Sinica, 2017, 37(8), 0812002-0812001-0812002-0812005. [2] J. Han, L. Xu, S. Qian et al. Two types of oil modified tips as force sensors to detect adhesion forces between oil and membrane surfaces in fluid. Sensors and Actuators a-Physical, 2017, 267, 127-134. [3] C. He, C. Hu, X. Hu et al. Direct Observation of the Reversible Two-State Unfolding and Refolding of an alpha/beta Protein by Single-Molecul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5, 54(34), 9921-9925. [4] H. Lei, C. He, C. Hu et al. Single-Molecule Force Spectroscopy Trajectories of a Single Protein and Its Polyproteins Are Equivalent: A Direct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Based on A Small Protein NuG2.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7, 56(22), 6117-6121. [5] Y. Shi, W. Li, S. Gao et al.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scanning head with 3-dimensional orthogonal scanning to eliminate the curved coupling. Ultramicroscopy, 2018, 190, 77-80. [6] L. Xu, S. Qian, Y. Xie et al. The effect of air stable n-doping through mild plasma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WSe2 layers. Nanotechnology, 2018, 29(17). [7] Y. Zeng, X. Chang, H. Lei et al. Three-dimensional particle tracking by pixel difference method of optical path length based on digital holographic microscopy. Journal of Vacuum Science & Technology B, 2015, 33(5). [8] Y. Zeng, X. Chang, H. Lei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digital image-plane holographic microscopy. Scanning, 2016, 38(4), 288-296. [9] J. Zhao, X. Hu, J. Zou et al. Geometric Parameters Estimation and Calibration in Cone-Beam Micro-CT. Sensors (Basel, Switzerland), 2015, 15(9), 22811-22825. [10] J. Zhao, X. Hu, J. Zou et al. Method for correction of rotation errors in Micro-CT System. Nuclear Instruments &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a-Accelerators Spectrometers Detectors and Associated Eq
专利成果:无
荣誉奖励: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2003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井下采油工具动态检测技术及系统; 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井下工具检测技术及试验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2013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微结构光学测试技术及其应用; 2014年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实验室介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