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
所在省:天津市学校名称:天津大学
一级学科: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
导师姓名:葛宝臻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历:博士
联系方式:gebz@tju.edu.cn;gebz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成像与光电检测技术,包括: 激光三维彩色数字化理论与技术; 数字全息理论与技术; 粒子场测量理论与技术; 海洋溢油测量理论与技术
工作经历:个人经历或学术经历 1983.09-1987.07天津大学精仪系光学仪器专业本科生 1987.07-1990.07天津大学精仪系光学仪器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0.07-1993.10天津大学精仪系光学仪器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3.10-现在 天津大学精仪系(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期间: 1998.08-2000.09 天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1999.09-2001.03香港科技大学应用技术中心博士后 2001.07-2004.05 天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其间:2003.06晋升教授) 2004.05-2011.03 天津大学教务处处长 2011.01-2011.12 天津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2011.12-现在 天津大学精仪学院教授/博导
出版物:授权软件著作权 葛宝臻. 粒度分析软件[简称:LSA] V1.0, 2007.3 葛宝臻,马云峰,魏耀林. 求解粒子群粒度分布的改进Projection算法. 光学精密工程,2012,20(1):197-203. 葛宝臻,郭华婷,彭博,田庆国,李云鹏. 基于人体特征提取的模特体型尺寸自动测量方法. 纺织学报,2012,33(4):129-135. 葛宝臻,项晨,田庆国,彭博. 基于曲率特征混合分类的高密度点云去噪方法.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12,10(1):64-67. 田庆国,葛宝臻,李云鹏,侯培. 利用轮廓线多边形表示实时提取光带中心线. 光学精密工程,2012,20(6):1357-1364. 徐光磊,葛宝臻. 组合数字彩色动感全息图的研究. 激光与红外,2012,42(7):805-810. 葛宝臻,刘鹏程,孙晶玢,吕且妮,陈兴梧,王项南. 海上油膜厚度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研究. 海洋技术,2011,30(1):32-36 葛宝臻,李晓洁,邱实. 基于共面点直接线性变换的摄像机畸变校正. 中国激光,2010,37(2):487-494. 葛宝臻,李文超,马云峰,魏耀林.基于四象限探测的激光粒度仪自动对中技术.光学 精密工程,2010,18(11):2384-2388. 葛宝臻,赵丹,田庆国,李晓洁.三光带激光三维人脸扫描方法研究.2010,37(6): 1594-1598.
教学工作:主讲课程:工程光学,光学进展
研究项目/科研课题: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总课题经费近800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6项。近期主持的项目(完成和在研)有: 在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气溶胶光学散射特性及其多参数分布式测量研究(61275012),2013.01-2016.12,经费 98 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项目:高分辨率激光三维彩色人体扫描仪(61027012),2011.1-2013.12,经费 150 万元. 教育部科技研究重大项目:飞机大气压力数据嵌入式系统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2012.09-2015.8,经费 50 万元. 国家973重点基础发展研究计划项目“大型客机座舱内空气环境控制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2012CB720100)子课题:用于机舱环境空气动力学粒径与浓度的分布式测量系统,2012.01-2016.12,经费 92 万元. 国家863高技术项目“水工建筑物质量检测技术新方法研究”(201101012)子课题:远程摄像法检测混凝土表面病害缺陷,2011.01-2013.12,经费 90 万元. 完成项目: 国家863高技术项目:机载投弃式海上溢油油膜厚度测量技术(2008AA09Z115),2008.8-2010.12,经费 100 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项目:新型激光粒度仪(60527002),2006.01-2008.12,经费 80 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激光三维彩色技术研究(60277009),2003.1-2005.12,经费 26 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粒子场的数字全息测量技术研究(60077028),2001.1-2003.12,经费 15.6 万元.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微结构形貌的数字显微全息测量技术研究(20050056010),2006.1-2008.12,经费 6 万元. 天津市科技攻关计划培育项目:激光三维彩色数字化系统研究(05YFGPGX05000),2005.4-2008.4,经费 20 万元. 天津市科委项目:遥控式激光粒度仪(003100711),2000.6-2003.12,经费 10 万元. 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数字全息显微术实现泡沫微观形貌和孔径分布的测定研究(514800302ZW0803),2003.5-2005.5,经费 16 万元. 横向课题:激光粒度测试系列仪器开发研制,经费 100 多万元.
论文专著:Yongjie Wei,Baozhen Ge,Yaolin Wei.Noise effect in an improved conjugate gradient algorithm to invert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 algorithm amendment.APPLIED OPTICS, 2009,48(9):1779-1783. Wei Yong-jie,Li Wen-chao,GE Bao-zhen,Wei Yao-lin.Study on broadening the size range in laser particle size measurement by combined spectrum technology.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2009,v7160. Xiaojie Li,Bao-zhen Ge, Dan Zhao,Qing-guo Tian,K. David Young.Auto-calibration of a Laser 3D Color Digitization System.Digital Human Modeling, HCII 2009,LNCS 5620,pp.691–699. Qingguo Tian,Xiaojie Li,Baozhen Ge.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human modeling and skin deformation based on flexible model and multi-joints-binding method. MIPPR 2009: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Computer Vision,2009 SPIE:74961K-1-6. 魏永杰,魏耀林,葛宝臻.两探测面结构激光粒度仪的接收光路设计.中国粉体技术.2009,15(1):8-10. Xiaojie Li,Qingguo Tian,Baozhen Ge, Yaolin Wei,Qieni Lu. Size measurement of standing and sitting position based on human animation.Proceedings of SPIE-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2007, Beijing, China. 2008, 6833. Lu Qieni,Ge Baozhen,Wei Yongjie,Tian Qingguo,Li Xiaojie. Wei Yaolin,Zhang Yimo.Low-density microporous polymeric foams measurement with digital microscopic image plane holography. 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Holography and Diffractive Optics III.2008,V6832: p683211. 葛宝臻,崔鹏,吕且妮,魏耀林.基于离散余弦变换最小二乘法实现数字全息再现像的相位解包裹.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6):169-173. 魏永杰,葛宝臻,刘颖.用灰色系统理论修正激光粒度测量的渐晕影响.光电工程.2008,35(3):58-62. Ge Baozhen,Wei Yongjie,Lü Qieni. Inversion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with improved conjugate gradient algorithm, Optical Engineering,2007,46(5):054302-1-5. Bao-zhen Ge,Qingguo Tian,K. David Young,Yu-chen Sun.Color 3D Digital Human Modeling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Animation and Anthropometry.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human modeling, ICDHM 2007, Beijing, China, July 2007. Ge Baozhen,Wei
专利成果:姓 名 葛宝臻 职 称 教授 所在系别 光电信息工程系 行政职务 所属课题组 光电成像与检测技术实验室Ⅲ 联系电话 022-26667599 电子邮件 gebz@tju.edu.cn;gebz163@163.com 主讲课程 工程光学,光学进展 导师类型 光学工程--博导、硕导 办公地址 天津大学26楼C区306 邮政编码 300072 通讯地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个人经历或学术经历 1983.09-1987.07天津大学精仪系光学仪器专业本科生 1987.07-1990.07天津大学精仪系光学仪器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0.07-1993.10天津大学精仪系光学仪器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3.10-现在 天津大学精仪系(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期间: 1998.08-2000.09 天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1999.09-2001.03香港科技大学应用技术中心博士后 2001.07-2004.05 天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其间:2003.06晋升教授) 2004.05-2011.03 天津大学教务处处长 2011.01-2011.12 天津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2011.12-现在 天津大学精仪学院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成像与光电检测技术,包括: 激光三维彩色数字化理论与技术; 数字全息理论与技术; 粒子场测量理论与技术; 海洋溢油测量理论与技术 科研项目、成果和专利 科研项目: 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总课题经费近800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6项。近期主持的项目(完成和在研)有: 在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气溶胶光学散射特性及其多参数分布式测量研究(61275012),2013.01-2016.12,经费 98 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项目:高分辨率激光三维彩色人体扫描仪(61027012),2011.1-2013.12,经费 150 万元. 教育部科技研究重大项目:飞机大气压力数据嵌入式系统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2012.09-2015.8,经费 50 万元. 国家973重点基础发展研究计划项目“大型客机座舱内空气环境控制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2012CB720100)子课题:用于机舱环境空气动力学粒径与浓度的分布式测量系统,2012.01-2016.12,经费 92 万元. 国家863高技术项目“水工建筑物质量检测技术新方法研究”(201101012)子课题:远程摄像法检测混凝土表面病害缺陷,2011.01-2013.12,经费 90 万元. 完成项目: 国家863高技术项目:机载投弃式海上溢油油膜厚度测量技术(2008AA09Z115),2008.8-2010.12,经费 100 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项目:新型激光粒度仪(60527002),2006.01-2008.12,经费 80 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激光三维彩色技术研究(60277009),2003.1-2005.12,经费 26 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粒子场的数字全息测量技术研究(60077028),2001.1-2003.12,经费 15.6 万元.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微结构形貌的数字显微全息测量技术研究(20050056010),2006.1-2008.12,经费 6 万元. 天津市科技攻关计划培育项目:激光三维彩色数字化系统研究(05YFGPGX05000),2005.4-2008.4,经费 20 万元. 天津市科委项目:遥控式激光粒度仪(003100711),2000.6-2003.12,经费 10 万元. 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数字全息显微术实现泡沫微观形貌和孔径分布的测定研究(514800302ZW0803),2003.5-2005.5,经费 16 万元. 横向课题:激光粒度测试系列仪器开发研制,经费 100 多万元. 授权发明专利: 葛宝臻,孙宇臣,魏耀林,吕且妮.激光三维彩色扫描数字化方法及数字化仪,专利号:ZL 2005 1 0013085.8. 葛宝臻,魏永杰,魏耀林.共轴双探测面的激光粒度仪.ZL2006 1 0013967.9 葛宝臻,李晓洁,魏耀林,田庆国,吕且妮,项晨.用于三维彩色数字化系统标定的动态精密靶标. 专利号:ZL200810054313.X. 葛宝臻,吕且妮,王项南,王春宜,魏耀林等.基于差分激光三角法的海面溢油油膜厚度测量方
荣誉奖励: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LSA型激光喷雾粒度测试仪”,2008,负责人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计算机网络高速光互连技术及应用”,2003,主要参加人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计算机光纤互联的应用研究”2000,主要参加人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工程光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2009,主要参加人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三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09,负责人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独立办学,紧密合作,创新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2005.9. 主要参加人 国家级精品课程,《工程光学》,2004,主要参加人 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08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评议组秘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二届、十三届专家评审组成员。 教育部电子信息教学指导委员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光学学会委员 中国颗粒学会颗粒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光学学会理事
实验室介绍:无